图书介绍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树华,汪秀婷,侯仁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8192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汽车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与战略作用1
1.1 汽车产业的关联性1
1.1.1 汽车产业的关联方式1
1.1.2 汽车产业的关联内容2
1.2 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5
1.2.1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5
1.2.2 财政收入的基础产业7
1.2.3 出口创汇的先导产业7
1.2.4 劳动就业的支撑产业8
1.3 汽车产业的战略意义9
1.3.1 汽车产业与国家的经济腾飞9
1.3.2 汽车产业与国家竞争力10
1.3.3 汽车科技与自主创新11
1.3.4 汽车文化与社会进步12
第2章 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16
2.1 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历程16
2.1.1 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阶段16
2.1.2 世界汽车产业的转移19
2.2 世界汽车产业格局22
2.2.1 世界汽车产业区域分布22
2.2.2 世界汽车企业的分布24
2.3 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27
2.3.1 产业集中化27
2.3.2 技术高新化29
2.3.3 经营全球化32
2.3.4 生产精益化33
第3章 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战略35
3.1 美国汽车产业创新战略与计划35
3.1.1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5
3.1.2 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PNGV)40
3.1.3 自由车计划(Freedom CAR)48
3.1.4 借鉴与启示52
3.2 日本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53
3.2.1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阶段54
3.2.2 日本汽车的产业联盟61
3.2.3 日本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70
3.2.4 日本汽车产业的政府政策79
3.2.5 借鉴与启示82
3.3 韩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84
3.3.1 韩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84
3.3.2 现代汽车集团的自主发展91
3.3.3 韩国汽车产业迅崛起的动力98
3.3.4 借鉴与启示100
第4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103
4.1 中国汽车产业结构103
4.1.1 规模结构103
4.1.2 空间结构104
4.1.3 需求结构108
4.1.4 效益结构114
4.2 中国汽车产业相对于美国的竞争力评价120
4.2.1 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120
4.2.2 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123
4.3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126
4.3.1 自主创新不足,国家战略缺失127
4.3.2 自主品牌弱小,产业分散130
4.3.3 产业发展技术贡献低132
4.4 中国汽车产业基础优势138
4.4.1 市场优势138
4.4.2 产业体系优势139
4.4.3 竞争差异化优势140
第5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选择142
5.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阶段142
5.1.1 计划体制下的自主生产阶段142
5.1.2 开放引进、合资生产阶段144
5.1.3 市场竞争下的诸侯割据阶段147
5.1.4 自主开发与创新阶段151
5.2 国家工程的国内外运用153
5.2.1 国家工程在发达国家的系统运作153
5.2.2 我国的国家战略工程155
5.2.3 思考与借鉴157
5.3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道路选择——国家汽车创新工程158
5.3.1 世界范围的三种模式158
5.3.2 中国汽车产业的主导型发展道路160
5.3.3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NAIP)的内涵166
第6章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实施168
6.1 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必要性168
6.1.1 未来经济控制权的需要168
6.1.2 未来产业联动发展的需要171
6.1.3 获得长期市场效益的需要171
6.1.4 提高竞争力实现自主发展的需要172
6.2 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可行性173
6.2.1 时机上可行173
6.2.2 技术上可行175
6.2.3 财力上可行177
6.3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战略模型179
6.4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创新策略179
6.4.1 产业发展的控制力——“两权”优化179
6.4.2 基于“两权”的四种汽车产业发展模式181
6.4.3 中国汽车产业的三层次分类发展策略186
6.5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创新系统188
6.5.1 国务院统一领导188
6.5.2 构建两大平台190
6.5.3 培育三大主体196
6.5.4 完善六大支撑198
参考文献204
热门推荐
- 2505473.html
- 2699561.html
- 731242.html
- 2922659.html
- 394070.html
- 860085.html
- 3429533.html
- 2175407.html
- 971026.html
- 184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0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7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2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7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4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2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