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教育学
  • 戚万学主编;苏春景,李继宏,唐汉卫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498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学-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张兴民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概念1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4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4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4

第三节 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21

一、现代大学理念问题22

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26

三、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29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功能34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目的34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内涵34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35

三、有关高等教育目的的诸学说37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功能41

一、高等教育的功能41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48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基本取向57

第一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57

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57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59

三、制约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因素64

第二节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67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67

二、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69

三、正确看待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74

第三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77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77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冲突的历史78

三、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82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83

一、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价值取向83

二、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的关系87

三、现实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平等89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92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课程概述92

一、课程的定义92

二、课程的分类93

三、课程理论的发展95

四、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阶段98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99

一、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99

二、教学计划的编制100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大纲与教材103

一、教学大纲103

二、教材106

三、大学教材的特点107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109

一、课程建设的意义109

二、当代我国的课程建设工程110

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环节116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概述116

一、教学的概念116

二、教学的结构117

三、大学教学的地位与作用119

四、大学教学的任务120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121

一、教学过程概述121

二、大学教学过程的性质122

三、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124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环节126

一、教学环节概述127

二、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28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环节129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组织与方法133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133

一、教学原则概述133

二、大学教学原则体系134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143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143

二、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145

三、现代教学152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157

一、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概述157

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简介160

第四节 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设计171

一、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学手段171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174

三、教学设计176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181

第一节 教育教学评价概述181

一、教育教学评价的概念181

二、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阶段181

三、教育评价的走势184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185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特征185

二、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特色186

三、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作用188

四、高等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189

五、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要素和内容190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学生评估191

一、高等学校学生评估的意义191

二、高等学校学生评估的目的191

三、高等学校学生评估的类型和基本内容192

四、学生学业评价193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197

一、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意义197

二、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依据198

三、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内容199

第八章 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管理体制211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结构211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211

二、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213

三、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趋势222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226

一、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227

二、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234

三、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41

第九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253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253

一、高等学校的学制及其依据253

二、高等学校学制概况255

三、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259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263

一、学位制度及历史沿革263

二、各国学位制度的概况264

三、我国的学位制度271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277

一、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277

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284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290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290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含义及任务290

二、高校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292

三、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容294

四、高校教学管理的原则304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306

一、科研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306

二、科研管理的规划和计划307

三、高校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309

四、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原则316

五、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改革318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322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322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322

二、高校教师的作用326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327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化330

一、教师专业化概念辨析331

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337

三、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及其问题343

四、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策略347

参考文献354

后记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