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比较研究
  • 孟繁清主编;邢铁,王文涛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3872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渤海湾-地区经济-经济史-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编 环渤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演变及其影响3

第一章 环渤海经济区及其地理范围3

一、环渤海经济区3

二、环渤海经济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5

1、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与范围7

2、天津市的地理位置与范围7

3、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8

4、山东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8

5、辽宁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8

三、环渤海经济区的地形地貌9

1、北京市的地形地貌9

2、天津市的地形地貌10

3、河北省的地形地貌11

4、山东省的地形地貌12

5、辽宁省的地形地貌14

四、地理环境的作用15

第二章 环渤海地区河流的变迁与影响20

一、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20

1、西汉以前的河道21

2、东汉至宋初河道23

3、北宋庆历以后河道25

4、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清咸丰河道26

5、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28

二、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30

1、自然因素30

2、人为因素31

三、黄河下游改道的影响35

1、吞噬城镇农田,留下碱地沙荒36

2、造成河流淤浅和水运交通衰落38

3、导致平原洼地的湖陆变迁39

四、海河水系的构成40

1、北运河41

2、永定河42

3、大清河43

4、子牙河43

5、南运河44

五、海河的变迁44

1、西汉以前海河各水系分流入海45

2、汉末以后海河水系的形成46

3、唐宋时期海河的变迁48

4、明清时期的海河50

六、海河的水患与治理51

七、济水的湮废55

1、“河北之济”与“河南之济”55

2、济水的流程与变迁58

3、济水湮废的原因60

八、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61

1、先秦至西汉河北平原的湖沼63

第三章 河北、山东古湖泊的变迁63

一、河北平原古湖泊的湮废63

2、东汉至唐代河北平原的湖沼66

3、河北平原湖沼在宋代以后的变迁和淤废67

二、山东古湖泊的消长71

1、从大野泽到梁山泊72

2、山东南四湖的形成74

三、河北、山东古湖泊湮废的原因77

1、泥沙影响78

2、气候影响78

3、人为影响78

第四章 环渤海地区海岸线的推移79

一、辽东湾海岸线的变迁79

1、锦州以西和盖县以南岸线的缓慢发展79

2、辽东湾顶部海岸线的延伸81

二、渤海湾海岸线的变迁89

1、渤海湾西部岸线的延伸90

2、渤海湾西北滦河三角洲的历史变迁93

3、渤海湾西南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变迁99

第五章 运河及其它水利工程101

一、春秋至清代的运河101

1、菏水101

2、淄济运河102

3、白沟103

4、平虏渠104

5、泉州渠105

6、新河106

7、利漕渠107

8、白马渠108

9、鲁口渠108

10、桓公渎109

11、广济河109

12、京杭大运河111

二、古运河的作用与影响117

第六章 历史时期环渤海地区气候的变迁与影响123

一、气候的变迁123

二、气候变动的规律和影响130

结语 对环渤海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几点认识136

一、环渤海地区地理环境对本区经济差异的影响136

二、环渤海地区地理环境演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38

三、环渤海地区地理环境演变对城市兴衰的影响140

第二编 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第七章 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与南北社会特色的形成147

一、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心的两次转移147

1、先秦秦汉时期:黄河中游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148

2、唐宋之际:长江下游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151

二、唐宋之际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深层原因分析169

三、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后南北差异的定型化174

1、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不同性格175

2、南北士人的不同风格179

3、南北士大夫官员的不同政治主张185

四、北方社会的基本特征190

第八章 人口的频繁流动与北方社会特色的保持193

一、河北、山东人的不断南迁194

二、东北、西北少数民族的不断南下201

1、十六国北朝201

2、隋唐时期205

3、五代北宋辽金元时期207

4、明清时期213

三、移民流民的迁出流入217

第九章 家族家庭的结构与北方基层社会的稳固性228

一、家族组织在唐宋时期的变化和南北差异229

1、唐代以前北方的政治型大家族229

2、宋以降东南的血缘型家族组织242

3、家族制度南北差异的社会影响250

二、以北方地区为典型形态的个体小农家庭252

1、“三代五口”小家庭在北方的形成252

2、小家庭中的人际关系258

3、个体小家庭的职能263

4、家产的继承:小家庭的传延方式265

三、累世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及其地域性特征272

第十章 北方生活习俗特色与基层社会的和谐性279

一、衣食住行280

1、衣着280

2、饮食284

3、居住288

4、交通290

二、婚丧礼俗296

1、婚嫁296

2、丧葬301

三、社交团体304

1、北方的村社305

2、江南的社团307

主要参考文献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