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AD/CAM 基于UG NX9.0项目实训指导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晓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41613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AD/CAM 基于UG NX9.0项目实训指导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机械零件建模1
1.1 机械零件建模基础介绍1
1.1.1 机械零件分类1
1.1.2 机械零件建模基础1
1.1.3 建模软件介绍2
1.1.4 UG NX9.0工作环境2
1.1.5 工具栏的定制4
1.1.6 文件的操作5
1.1.7 图层操作7
1.1.8 常用工具9
1.2 草图基础知识12
1.2.1 作为特征的草图12
1.2.2 草图的激活13
1.2.3 草图和层14
1.2.4 自由度箭头14
1.2.5 草图中的颜色15
1.2.6 草图的视角15
1.2.7 草图的绘制15
1.2.8 建立几何约束19
1.2.9 转换至/自参考对象20
1.3 草图操作21
1.3.1 镜像21
1.3.2 重新附着草图21
1.3.3 草图更新22
1.4 扫描法构成实体22
1.4.1 拉伸22
1.4.2 旋转24
1.4.3 沿引导线扫掠25
1.4.4 管道26
1.5 特征造型27
1.6 轴类零件建模28
1.6.1 实例概述28
1.6.2 建模过程29
1.7 盘盖类零件建模33
1.7.1 实例概述33
1.7.2 建模过程33
1.8 箱体类零件建模36
1.8.1 实例分析36
1.8.2 建模过程36
1.9 叉架类零件建模41
1.9.1 实例分析41
1.9.2 建模过程41
第2章 工业产品——塑件零件建模48
2.1 工业产品——塑件零件建模基础介绍48
2.1.1 点及点集48
2.1.2 直线的建立49
2.1.3 圆和圆弧50
2.1.4 倒圆角51
2.1.5 倒斜角52
2.1.6 建立其他类型曲线53
2.1.7 样条曲线56
2.1.8 螺旋线58
2.1.9 偏置59
2.1.10 桥接61
2.1.11 投影61
2.1.12 组合投影62
2.1.13 抽取63
2.1.14 编辑曲线65
2.1.15 编辑曲线参数65
2.1.16 修剪曲线67
2.1.17 修剪拐角68
2.1.18 分割曲线69
2.1.19 编辑圆角69
2.1.20 通过点或极点构建曲面70
2.1.21 直纹面71
2.1.22 通过曲线组72
2.1.23 通过曲线网格73
2.1.24 扫掠74
2.1.25 规律延伸74
2.1.26 桥接曲面75
2.1.27 变换曲面76
2.2 小脚丫零件建模78
2.3 U盘零件建模88
第3章 万向节机构3D产品装配110
3.1 UG NX9.0装配基础介绍110
3.1.1 UG NX9.0装配简介110
3.1.2 UG NX9.0装配环境简介111
3.1.3 装配导航器112
3.1.4 加载装配112
3.1.5 引用集112
3.1.6 爆炸图113
3.1.7 装配序列113
3.1.8 组件属性113
3.1.9 自下而上装配建模115
3.2 万向节机构装配119
第4章 MoldWizard注塑模具设计入门130
4.1 设计前准备130
4.1.1 UG NX9.0模具设计向导配置说明130
4.1.2 UG NX9.0模具设计向导工作界面132
4.1.3 塑件3D模型验证及修补134
4.1.4 塑件模具设计的前期分析及计划确定135
4.2 设计准备136
4.2.1 项目初始化136
4.2.2 产品可行性分析138
4.2.3 坐标系设定142
4.2.4 收缩率设定144
4.2.5 工件设定145
4.2.6 模具布局设定148
4.3 分型151
4.3.1 编辑设计区域151
4.3.2 靠破孔157
4.3.3 抽取区域和分型线162
4.3.4 创建分型面162
4.3.5 定义型芯、型腔167
4.4 注塑模向导的装配结构组成认识168
4.5 模架添加170
4.5.1 模架库简介170
4.5.2 模架管理实例172
4.6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173
4.6.1 型芯镶件设计173
4.6.2 型腔镶件设计181
4.6.3 合并型腔、型芯及镶件组184
4.6.4 成型零件精定位设计——虎口设计185
4.7 浇注系统设计188
4.7.1 主流道设计188
4.7.2 点浇口设计190
4.7.3 分流道设计194
4.8 推出系统设计195
4.8.1 推出机构设计195
4.8.2 复位机构设计198
4.9 模具侧抽机构设计201
4.10 冷却系统设计205
4.10.1 冷却水道设计205
4.10.2 冷却系统标准件选用212
4.11 模具后处理221
4.11.1 模具腔体生成221
4.11.2 模具视图管理器224
4.11.3 删除文件225
4.12 电池盖模具斜顶机构设计225
4.12.1 电池盖模具设计准备225
4.12.2 电池盖模具分型227
4.12.3 模架调用231
4.12.4 斜顶机构设计232
第5章 UG NX9.0 CAM编程基础知识与操作流程238
5.1 CAM加工对象的确定238
5.1.1 车削工序类型239
5.1.2 铣削工序类型239
5.1.3 其他加工类型240
5.2 CAM加工对象的工艺确定241
5.2.1 加工对象的确定241
5.2.2 加工坐标系的确定242
5.2.3 加工毛坯的确定244
5.2.4 工件的装夹位置与安装方式的确定244
5.2.5 加工区域的确定247
5.2.6 刀具的选择及刀具参数的确定249
5.2.7 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251
5.2.8 切削方式的确定257
5.2.9 切削用量的确定259
5.3 CAM加工对象的参数设置263
5.3.1 切削参数263
5.3.2 非切削移动参数265
5.4 CAM仿真与后置处理266
5.4.1 刀具路径仿真266
5.4.2 后置处理267
5.5 CAM编程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268
5.5.1 CAM编程的基本原则268
5.5.2 CAM编程的操作流程269
第6章 轴类典型零件UG NX9.0 CAM加工编程270
6.1 零件加工信息分析270
6.1.1 零件图270
6.1.2 零件分析270
6.1.3 精度分析271
6.2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271
6.2.1 毛坯的选择271
6.2.2 定位夹紧271
6.2.3 加工顺序与进给路线271
6.2.4 刀具的选择271
6.2.5 切削用量的选择272
6.2.6 加工工艺方案272
6.2.7 CAM策略选择274
6.3 CAM加工实施过程274
6.3.1 端面车削274
6.3.2 外圆粗车282
6.3.3 外圆精车285
6.3.4 外槽车削287
6.3.5 外螺纹车削289
6.3.6 键槽铣削290
6.3.7 工序复制加工295
第7章 叉架类典型零件UG NX9.0 CAM加工编程296
7.1 零件加工信息分析296
7.1.1 拨叉的加工信息296
7.1.2 零件分析297
7.1.3 精度分析297
7.2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297
7.2.1 毛坯的选择297
7.2.2 定位夹紧297
7.2.3 加工顺序与进给路线298
7.2.4 刀具的选择298
7.2.5 切削用量的选择299
7.2.6 加工工艺方案299
7.2.7 CAM策略的选择300
7.3 CAM加工实施过程300
7.3.1 平面铣削300
7.3.2 深度轮廓铣削311
7.3.3 孔加工313
7.3.4 加工过程仿真322
第8章 箱体类典型零件UG NX9.0 CAM加工编程323
8.1 零件加工信息分析323
8.1.1 零件图323
8.1.2 零件分析324
8.1.3 精度分析324
8.2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324
8.2.1 毛坯的选择324
8.2.2 定位夹紧324
8.2.3 加工顺序与进给路线325
8.2.4 刀具的选择325
8.2.5 切削用量的选择326
8.2.6 加工工艺方案326
8.2.7 CAM策略选择327
8.3 CAM加工实施过程327
8.3.1 平面铣削327
8.3.2 型腔铣削334
8.3.3 深度轮廓铣削337
8.3.4 多孔加工339
8.3.5 工序复制加工349
第9章 模具类典型零件UG NX9.0 CAM加工编程350
9.1 零件加工信息分析350
9.1.1 零件三维图350
9.1.2 零件分析350
9.2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351
9.2.1 毛坯的选择351
9.2.2 定位夹紧351
9.2.3 加工顺序与进给路线351
9.2.4 刀具的选择351
9.2.5 切削用量的选择352
9.2.6 加工工艺方案352
9.2.7 CAM策略选择353
9.3 CAM加工实施过程354
9.3.1 型腔铣削354
9.3.2 深度加工轮廓二次开粗361
9.3.3 曲面加工363
9.3.4 陡峭区域加工367
9.3.5 清根加工369
9.3.6 工序复制加工371
附表372
附表1 CAM会话配置372
附表2 要创建的CAM设置373
附表3 车削工序子类型374
附表4 铣削工序子类型375
附表5 钻削工序子类型378
参考文献379
热门推荐
- 2101571.html
- 3397277.html
- 710293.html
- 1977534.html
- 764432.html
- 1877991.html
- 3173909.html
- 1472179.html
- 2266438.html
- 2461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1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2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8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0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1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3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5362.html